您的位置:首页 > 健康课堂 > 核酸知识 > 神奇的核酸
核酸是什么?
核酸是现代人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素。
也许有人会说:只知道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是营养素,没听说过核酸是营养素。
的确,核酸被称为“第七营养素”或“人类最后的营养素”,只是最近十年来的事。在现代营养学领域里,相当多的人不仅没有见过它,甚至没有听说过它。
因此,有必要详细阐述一下什么是核酸、什么是核酸健康法,以使我们对它有个最基本的了解。
什么是核酸?
要搞清什么是核酸,先要从细胞说起。生物学者告诉我们,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“细胞”构成的。人类的细胞数约为60亿个,而每一个细胞平均以200天为一个周期更新。
细胞的更新,简单地说,就是一个细胞一分为二,制造出与自己完全相同的细胞来。旧的细胞死亡,而剩下的细胞会再产生新的细胞,然后死亡。
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“新陈代谢”。而担当这一责任的就是“核酸”。
细胞分裂时,制造出与自己完全相同的细胞,比如脸皮肤制造出脸的皮肤,头发制造出头发,肝脏制造出肝脏的细胞。所以一个人原先柔软的头发不可能变成硬发。因为细胞分裂完全是承袭其父母的“遗传基因”,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,即所谓先天的,不可变异的。
大量存在于细胞分裂的根源一“细胞核”中的,就是脱氧核德核酸(DNA),在细胞核周围“细胞质”中的,则是核糖核酸(RNA),二者成为一组,负责细胞分裂的汪务,而因为它们均呈现酸性,所以称为核酸。
DNA带有承袭父母的遗传信息,指示蛋白质的合成。RNA则接受DNA的信息,实际进行蛋白质的合成。简单地说,DNA是制造蛋白质的设计师,RNA则是按照设计师的设计来制造蛋白质。
人体大都是由蛋白质所构成的,像人体的肌肉、脏器、皮肤、头发的颜色、眼睛的昆状体等,都由蛋白质构成。在食物转换为热量时,需要与组成蛋白质相同的氢基酸所组成的酶来催化。
也就是说,DNA、RNA是制造人体的“基础”。
人过20岁以后DNA、RNA会减少
DNA是身体的设计师,RNA是按照其设计做事的“工匠”。我们的身体没有核酸,便无法生存。
人具有自己制造核酸的能力。方法有两种,一种是肝脏制造,这可以称为“从头合成”;一种从食物中摄取的核酸,这可以称为“补救合成”。
我们的身体具有维持核酸总量稳定的机能,如果从食物中 补充核酸较多,在肝脏制造的核酸就会减少。反之。如果来自食 物的补给较少,肝脏就会忙碌地制造大量的核酸。
可是人类无法战胜老化,过了20岁以后,人的肝功能开始衰 退,从头合成核酸的能力也会衰退,如果不经由食物补给,在体 内就会出现“核酸缺乏”的状态。
这就是说,随着年龄的增长,必须要“经口”摄取核酸。
疾病、老化的关键在于DNA
DNA掌握着遗传信息,在细胞分裂时起着指挥制造相同细 胞的作用,因此DNA被称为生命的根源。
可是,再精明的设计师有时也会出错,所以DNA的设计也会 出错,当DNA的信息出错时,身体的各个部位就会发生不舒服的 情形。这错误包括先天与后天两种。先天的错误,就是生殖时 生殖细胞传达了错误信息这就形成了遗传病或遗传体质,举例 来说,不擅饮酒就是遗传体质的表现之一。有的人之所以终生 也不能喝酒,原因就在于他体内缺乏能分解酒精的酶,而这种酶 则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。
能不能喝酒可以说无关紧要,不能喝酒甚至对健康还有益。但是,如果更重要的遗传因子缺乏了,就会发生疾病。
后天错误,也就是DP4A的信息出错了,通俗点讲,即身体细胞中的DNA2k身受到了损害。DNA所掌握的遗传因子如果受损,自然就不能再制造正常的蛋白质,而是制造出异常的蛋白质。癌症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。我们每一个人体内都存在可 导致癌症的遗传因子,称为癌基因。当癌基因在某种因素的作 用下被异常激活时,就会导致癌的发生。
“病窑”和“自由基”会使遗传因子受损
癌症等疾病都是由于遗传因子的“信息错误”而造成的。如 果细胞在分裂时总是能够产生新的正常的细胞,我们就不会得 病了。换句话说,遗传因子如何保持“正常无误”的状态,才是保 证身体健康的根本问题。
可事实上遗传基因总会受到各种原因的损伤,说我们在生 活中经常面对遗传基因受到损伤的威胁,绝不过分。
“病毒”是使基因受损的原因之一,像引起流行性感冒或肝 炎的病毒等等。病毒本身不会增殖,它在生物体内寄生于细胞 上,利用细胞的DNA开始增殖,也就会任意重新更换DN4A所拥有 的蛋白质设计图。
病毒依其种类的不同,所寄生的细胞种类也不同,感染时的 症状也不同。例如,寄生干肝细胞时会引起肝炎,而引起艾滋病的病毒寄生于免疫细胞,破坏免疫功能。
比病毒更容易使基因受损的另一原因就是“氧”。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氧竟会伤害基因,这确实令人吃惊。大气中氧的含量为百分之二十,如果氧达到百分之百,我们就无法生存了。把一只三岁半的老鼠饲养在百分之百的纯氧中,不过一周就会死亡。
人处在高浓度的氧中,会产生过度呼吸、咳嗽、胸病、呼吸困难、麻痹、意识障碍等症状。过度吸氧会造成末成熟儿眼网膜症,就是为了解救早产儿的生命而提高保温箱的氧浓度所造成的。可见氧并不总是都在发挥好作用。
我们的身体为了使食物转换为热量而使用氧。在这个过程中,氧会产生氧化力非常强的“活性氧”即自由基,也称“坏氧”,它是伤害基因的罪魁。自由基不仅会损伤遗传基因DNA,同时对于生物体内的重要物质也会带来不良影响,尤其会氧化脂质,成为动脉硬化等成人病的元凶,而引起老化的也是它。
“自由基”何时会发生?
自由基在食物转换成能量时会发生。此外,在遇到以下情况时也会发生。
1.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时。当细菌或病毒浸入体内时,我们的身体就会组织力量进行反击,这时非常活跃的就是自由基。自由基会击退病毒或细菌,但同时也会“敌友不分”地对正常细胞也予以攻击。而经常容易感冒的人,体内的自由基发生的机会也比较多。
2.抽烟。吸烟是导致癌症的一太原因之一,这是人所共知的。而烟叶中含有的煤焦油与一氧化氮也会产生一种活性氧一超氧。超氧会损伤基因,也是诱发癌症的祸首。
3.暴露在紫外线、放射线下。暴露在放射线下,放射线与细胞内的水产生反应就会产生自由基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是不会受到放射线照射的,但在做X光检查或放射线治疗时,就会暴露在放射线下。X光检查是健康检查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,但要注意不要经常接受X光检查。另外,在炎热的夏季不加防护地赤裸着身体过量地接受太阳光的照射,也是非常有害的,亦须引起警惕。
4.压力。现代社会亦可称为压力社会。人在感受到压力时,会使血液循环不畅,处于缺氧状态。现代人的饮食生活,离不开含有添加物的加工食品。政府有关部门对添加物订有严格的检测标准。尽管如此,如果大量食用含有防腐剂和色紊的食物,仍会有诱发癌症的危险,而这些添加物也是导致自由基产生的原因。此外,残留在食品中的农药或自来水中所含的总三卤甲烷,也会产生自由基。用过的老旧的食用油一旦氧化,就形成“过氧化脂质”,这也是一种自由基。因此,不要觉得浪费而将炸过东西的油反复使用多次。洋芋片或方便面等也含有很多的过氧化脂质,不应当连续地大量食用。工厂或汽车排放的废气,一旦吸人体内,都会产生自由基。
如果想要完全避开自由基而生活,你也许只能逃到亚马逊原始森林中去了。因此说现代人是生活在自由基所包围的环境中,绝非言过其实。
避免自由基发生
成人病、癌症、老化,全都是由于遗传基因的损伤或脂质的过氧化造成的,而其原因就在于自由基。在日常生活中,自由基时时会产生,那么,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患癌症或疾病呢?并非如此。因为每个人都具有保护自己免于受到自由基侵害的能力,即免疫力。
保护自身免受自由基毒侵袭的解毒酶,人体内有很多,其中最重的物质就是“超氧化峻化酶”,简称SOD。SOO存在于人体圆万亿个细胞中的每一个细胞中,SOD能够发挥与锌、铜、锰等体内微量元素结合的效力。
在美国,SOD已家喻户晓。研究表明:长寿者体内SOD量较多。很多学者都承认SOD的效能,并制成营养辅助食品销售。
食品中如大豆等豆类、海藻类、黄绿色蔬菜等等,都含有很多SOD。这些都是日本人饮食生活中最为常见的,所以日本人肌肤润泽,为世界第一长寿国,就是因为吃了很多SOD食品的缘故。
其它保护自身免于受到自由基之自的物质
SOD并不是万能的,一部分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毒性,连SOD也无法加以排除。这时能够保护自身并发挥威力的,就是抗氧化物质了,如维生素E、维生素C、胡罗卜素等。这是些与SOD性质完全不同的机动部队,能够保护自身免受自由基之害。
此外;这些抗氧化物质不同的另一种能击演自由基的物质,这就是现今备受瞩目的核酸和尿酸(核酸的代谢物)。
尿酸对于防止体内的氧化发生,有着很强的作用。它大多存在于唾液或肠胃等消化器官中,即使吃了具有致癌性的物质,一般在消化期间,尿酸就能抑制其发挥作用。
核酸有助于修复DNA
为了保持健康,应当不吸烟和避免强紫外线照射,同时要多吃含有SOD、维生紊、微量元素、核酸等的食品,避免DNA受损。
但是,你的DNA很可能已经受损了。有研究资料说,如果你在紫外线强烈的海边晒上四五个小时的日光浴,就会有无数个基因受损。
不过,人类自身是有修复受损基因的力量,即使基因受损,只要尽快使其恢复正常,就不会患病。这种修复基因的力量,会随着年龄而衰退。而这力量的关键,就掌握在“核酸”上。核酸是新陈代谢与修复基因不可或缺的物质。如果我们体内具有足够量的核酸,就不会得病,并可长久地保持青春。
摄取核酸的好处
核酸的“体内合成”是通过肝脏进行的,而当核酸由体外摄取(即“外在合成”)的量增加时,体内合成就会减少。人的肝脏每天担负着大量的工作,如果体内合成核酸的工作减轻,则肝脏就可以得到休息。
据研究,体内合成过程的核酸属于分子未成熟状态,而外在合成的核酸则是已成熟状态。癌细胞喜欢宋成熟状态的核酸,却几乎无法利用外在合成的核酸。换句话说,减少体内合成多依赖外在合成,就不会给癌细胞以“营养”,促使癌细胞受损,直至萎缩。
——摘自:科普博览